新闻中心 > 本地要闻 > 正文
“吃蒲城 最关中”快来这个宝藏美食地赴一场舌尖上的旅行
时间:2023-05-11 09:37 来源:陕网渭南 作者:王清

5月10日,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省市媒体采风活动,省市近二十家媒体走进蒲城县,品味蒲城特色美食,感受蒲城烟火气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古称“重泉”、“南白水”,是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,北京时间的诞生地,陕西产粮第一大县,被称为酥梨之乡和焰火之乡,更有“蒲城小吃甲渭北”的美誉。5月10日,在“吃蒲城·最关中”为主题的2023全国地标美食烹饪争霸赛暨西北农副产品优质食材博览会召开之际,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省市媒体采风活动,省市近二十家媒体走进蒲城县,品味蒲城特色美食,感受蒲城烟火气。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祖亮,蒲城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惠曙光带队参加采风活动。

特色的驴肉泡馍

“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”的俗语,是说驴肉与龙肉一样美味。在蒲城县就有这样一家特色泡馍店,不用传统牛羊肉,而是精选关中驴肉、驴骨,配以二十多种中草药以及天然香料,煮焖长达12小时,最大限度的保存驴肉及汤的营养精华及营养价值,肉味香醇,面饼甘酥,汤味鲜美。

“驴的生长速度极慢,疫病少,驴肉营养成分更高,绿色无污染。驴肉肉质红嫩、口感劲道,其中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十分高,两者同食有利于人体吸收营养,还可很好的保护胃黏膜,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。”陕西宝驹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耀红说道。

目前,宝驹轩小毛驴驴肉泡馍,从养殖到餐桌,实现了绿色生态到健康饮食再到预包装驴肉系列产品一条龙服务。为顾客提供丰富、美味、新鲜的健康饮食,成为追求健康的优选品牌。宝驹轩将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为使命,打造“吃蒲城,最关中”为蒲城餐饮品牌,践行蒲城“一镇三地”为宗旨,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将陕西蒲城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发扬光大。

博物馆里的椽头馍

蒲城椽头蒸馍以其形似椽头而得名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,是以渭北优质小麦和洛滨之独特水质为原料蒸制,具有馍白皮展、外酥内嫩、数日不裂、营养丰富、甘香盈口的特点。其制作方法也别具一格,蒸馍时不用碱,发酵程度要求严格,面团要反复盘揉,所以椽头蒸馍内酥外光,含水分少,且便于携带,又耐久贮,故而成为人们宴会待客,馈赠亲友外出旅游的必备美食。

在蒲城县西城大道上坐落一座椽头馍博物馆,记者走进馆内,麦香千里、蒸食溯源、椽头馍春秋、椽头馍之特、生产流程、椽头馍品类、孕育蒲城精神、椽头馍传奇、吃着椽头馍长大的蒲城名人、第三产业等十大部分一一展现,馆内还设置了椽头蒸馍体验区,记者们参与其中,在一切一揉中,一个个外形酷似椽头的蒸馍排列整齐、白胖可爱。

特色小吃在兴隆

蒲城酥饺是一种北方的特色传统名点,也是隆重的节日或者接待室餐桌上的必备美食。酥饺既好看又酥香象征着团圆和幸福,一口咬下去,馅料里糖浆的甜,五仁果粒散发出的香在唇齿间散开,让人唇齿留香。蒲城兴隆酥饺制作人多次走访永丰、孙镇等各个乡镇拜访老厨师,研究制作方法,曾代表蒲城参加上海国际美食博览会,全国烹饪大赛的美食街区展和渭南美食节等活动,2020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“中华名小吃”。

面辣子则是蒲城另外一种辣味,也叫蒸辣子糊糊。过去,人们将家中舍不得丢掉的粉条、豆腐丝、木耳丝等散碎蔬菜,和面粉一起制成浆糊状,加入油泼辣子等调料调味,将馍泡着吃。蔬菜软熟,辣香浓郁,再配上刚蒸出来的馍块,令人记忆深刻。

蒲城酥饺和面辣子,一甜一辣带给味蕾不一样的体验,也是蒲城美食种类多样、兼容并包的体现。热气腾腾,汤鲜味美的水盆羊肉;肉丸细腻香弹,配菜味道纯正的高力肉;劲道滑溜,略有刺角苦涩味的刺角面……这些诞生于生活,流行于全国的菜品,在蒲城人的餐桌之上,构成了专属蒲城的烟火味道。不论食客是谁,都能在蒲城这个宝藏美食地找到心头之爱。

宝驹轩小毛驴驴肉泡馍。记者 王清 摄

采风团一行听取宝驹轩小毛驴驴肉泡馍情况介绍。记者 王清 摄

陕西宝驹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耀红介绍特色美食驴肉泡馍。记者 王清 摄

宝驹轩小毛驴驴肉泡馍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椽头馍博物馆。记者 王清 摄

采风团一行听取蒲城椽头馍博物馆情况介绍。记者 王清 摄

采风团一行体验椽头馍制作技艺。记者 王清 摄

工作人员正在制作椽头馍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椽头馍博物馆内陈列着椽头馍制作八大工艺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特色美食酥饺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特色美食面辣子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特色美食高力肉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特色美食大烧。记者 王清 摄

蒲城特色美食。记者 王清 摄